这场思想交锋,起始于韩寒由冬至后到圣诞后,在其个人博客上连发的「谈革命」、「说民主」、「要自由」。韩寒早前是青春偶像作家,这两年转型「偶像公知(公共知识份子)」,其粉丝也由女中学生,扩展到各方成年男女。所以他这三篇千字文发表,急速传播。
这场思想交锋的主角和内容,都极具戏剧色彩。主角韩寒本来不算是异见人士,但至少是执政党不喜欢的人,其言论和行为可能没有艾未未、刘晓波等那样激越,但仍具相当的杀伤力。这次韩寒文章,虽然官媒不着一字,但被认为是左派代表人物者,立即出来捧场推荐;而被认为是自由派、右派的公知们,则群起讨伐,以至韩寒之父都要出来哭诉。
其实韩寒的三篇文章都不长,内容也比较直白,他的「谈革命」,接近三千字,但没有对革命作出定义,只用了枚举。而其中心意思,就是「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,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要改革的国家」。
至于「说民主」,延续前文,表明「不认为天鹅绒革命能够发生在中国」,认定有8000万党员、3亿关连亲属的中国共产党,已不是一个政党,而是一个阶级了,党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体制,一切要靠执政者的配合。至于民主,既无定义,更无阐释,只认定民主迟早会来,民主只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。
最后一篇「要自由」,明明白白提出自由才是其所要,而就其专业领域,他要写作自由,其他自由由不同需要的人来提。
不论这三篇文章内容的正误,其影响力甚大,一开始是在知识界中引出要革命还是要改良的讨论,其后进一步引发要不要民主的争论。左派和「毛粉」们,比较开心,指其为「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」、「极有意义极有价值」,将韩寒的文章转来转去和引申评说,而韩寒本人,就此被不少人归类为「五毛党」,即领政府好处为政府帮腔的人。
在捧韩和骂韩的两种声音外,有第三种声音,认为韩寒两文,功绩不在观点如何,而在引发了小圈子之外的广大网民的思考和议论。也就是说,一直被官方定为敏感词的革民、民主和自由,这回透过争论,堂而皇之地在讨论。
引起这次争论和交锋,韩寒文章现身可能是偶然,但中国出现这场讨论可能是必然。首先是革命,就在这场争论之前,广东汕尾乌坎村民的和平反腐抗争,与广东汕头的数万人环境维权,令中共长期「维稳」强压下的不稳燃成民变。类似的民众抗争,据学者研究报告,去年就有18万起之多。这些抗争、民变会否演变成革命,官方也怕。
至于民主和自由,伴随着经济的市场化、社会的多元化,民主自由的呼声早就在提出,同样被以「维稳」的政治口号紧紧束缚。就民主而言,别说社会民主,就是早前中共领导层极力推进的党内民主,也无寸进。至于自由,不要说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、集会自由,就是经济层面的自由,也在宏观调控口号下,在垄断势力挤压下,收缩空间。
革命受到高度防范,相对的改良受到阻滞,民主和自由则被束之高阁。与之同时,政治上特殊利益集团全面坐大,经济上垄断势力不断扩张,社会上黑恶势力漂白合法。引致的结果,是官场贪腐久治不愈还深度腐烂,一个铁道部总工程师,可贪污受贿数十亿美元;经济调控措施变形扭曲,危机不断;社会层面上,贫者更贫,诸如强拆、恶打、狠治的事件,层出不穷。
面对这种情势,各方都在思考,中国怎么办?八十高龄的学者吴敬琏,最近就大声疾呼权贵资本主义是最大风险,要透过政改和民主化来应对。中国不要暴力革命,但要不要大改革?中国的民主化和自由之路走不走通?还真要拭目以待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